3月5日上午,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,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。威尼斯官网广大干部师生积极收听收看开幕会。报告引发威尼斯官网干部师生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。
校党委书记曾维伦:本次全国两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。回望2023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,顶住外部压力,克服内部困难,化危机应变局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”等目标任务,为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,我们深感使命光荣、责任重大。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,必须更加主动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全局。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,加强党对学校全面领导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深入推进“一融双高”,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,在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学科建设、人才队伍、社会服务、协同发展和现代化治理等方面深化改革攻坚,实现突破跃升。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,大力推动一流学科体系建设和交叉学科发展,着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,全力服务国家和重庆市重大战略需求,不断开创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全国政协委员,民盟中央委员、重庆市委会副主委,校长温涛:过去一年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,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、勇毅前行,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。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,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,深受鼓舞,倍感振奋:一是报告体现了高质量发展与稳经济的统筹推进,工作任务在计划报告中有具体部署和落实。二是新质生产力这个新概念进入了报告,并对其做了明确安排,这是一个重大创新。三是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,充分体现了政府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的战略选择。四是强调增加收入、优化供给、减少限制性措施作为稳定消费增长的举措,找准了综合施策的着力点。人才兴则民族兴,人才强则国家强,高校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承担着重要责任。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全面系统提升办学治校能力,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,不断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,聚焦创新发展,着力提升学科科研服务发展水平,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庆市经济社会重大需求,以学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建设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重庆市政协委员,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李敬: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展示了中国政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、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取得的非凡成绩。2023年,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,顶住外部压力、克服内部困难,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,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.2%,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。报告制定了中国202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,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,着力突破瓶颈制约,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的政策措施。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,报告强调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。报告提出,要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,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,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,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。报告提出,要坚持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,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。作为高校,要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,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,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。
校党委常委、党委宣传部部长华杰:3月5日,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,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,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。坚持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。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,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。这给广大高校师生投身科教兴国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做贡献吹响了集结号和冲锋号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,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。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、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。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,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培养更多能够创造新的生产力的战略人才,要在颠覆性科学认识和科技创造方面作出重大突破。要培养一批具备多维知识结构,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,包括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。威尼斯官网的目标是2035年建成“商工深度融合、学科协同发展,国内一流的特色高水平大学”,国有所需,我有所愿,让我们对标对表,有为有位,凭风借力,顺势而上!
校党委委员、教务处处长骆东奇: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,回顾了2023年的工作成绩,令人振奋、鼓舞人心。报告提出了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、目标和任务,并且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的生命线,突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和要求,为我们办学和本科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。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以高质量为生命线,为社会供给高质量的人才,一是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文化建设,把高质量人才培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命线,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作为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点。二是要结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,加大传统优势专业改造,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。三是进一步锚定产业发展急需,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,发挥学校多学科专业优势,培养商工融合、文理交叉的复合型人才。四是以智慧教学建设为重点,发展数字教育,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、为新重庆建设提供更多栋梁之才。
校党委委员、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杨柏:“新质生产力”第一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,并被列为今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,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实现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。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将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、服务新发展格局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。高校作为科技、人才、创新“三位一体”的重要结合点,要通过深化内涵、特色、融合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,一是坚持内涵发展,要把握“四个面向”,统筹优势资源,从创新机制建设、创新主体建设、创新平台建设持续赋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。二是突出特色发展,要依据自身办学定位,面向产业发展对于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求,推进专业优化布局,着力提升学科发展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匹配度,引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。三是强化融合发展,加速创新要素集聚,促进多主体多体系互融互通,推动专业融合创新,深化校企协同育人,优化政产学研用贯通机制,不断拓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。
重庆市人大代表,法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黄文: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,我深刻感受到报告改革举措实、发展思路明。过去一年成绩喜人,未来一年前景可期。尽管2023年,国际形势复杂,外部压力大,内部困难多,但我国依然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.2%的目标,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前列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了60%,电动汽车、锂电池、光伏产品“新三样”出口增长近30%,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,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。我国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%左右。这极大鼓舞了大家的信心,增强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。报告指出“坚持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......”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,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......”作为教育工作者,我倍感兴奋。今后一定积极进取,忘我工作,为国家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。报告还指出“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”“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,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。”2024年,全国高校将有1170余万大学生毕业,就业工作压力大。作为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的负责人之一,一定要更加勤奋努力,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工作这一民生工程。
校党委委员、国家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常务副主任申渝: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要开展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,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推进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。智能制造服务(科技部)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作为学校独立运行的科研平台,将持续凝练聚焦“智能+”研究特色,结合学校商科、管理、工科等传统学科优势基础,打造交叉学科平台,以高水平的前沿研究,支撑学校“商工”深度融合发展;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养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、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、先进材料、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、软件信息服务等重庆市优势产业的深度融合,支撑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,为重庆市实施“33618”战略和“数字重庆”建设提供高水平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;充分利用国际合作网络,引进国际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、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,为重庆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持。
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副院长易淼: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倍感振奋、备受鼓舞。回顾2023年,尽管国内外环境充满不确定性,我国经济仍然取得了5.2%的增长成绩,不仅高于全球3%左右的预计增速,而且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。可以说,我国经济走出了一条漂亮的复苏曲线。这样的“成绩单”是在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不利影响加大,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错叠加的大背景下取得的,来之不易。此外,政府工作报告在勾画发展新蓝图时,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。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必须发挥好上层建筑的积极反作用,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。围绕这一方面,政府工作报告的很多政策举措的规划和执行都很具有针对性,旨在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、科技体制改革,更好呼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。我坚信,这些细致入微、求真务实的政策举措,一定能够有效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,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推动力、支撑力,从而凝聚起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伟力!
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、副院长潘焱:今年的全国两会,在新的历史坐标上,立足于新方位,描绘了新蓝图。近期,我们高度关注两会的新闻报道,领会在各种信息背后传递的重要内涵。从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了解到,过去的一年里,我们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顶住外部压力,克服内部困难,付出了无数艰辛努力,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胜利。报告为我们做好2024年的工作,提振了士气,凝聚了力量!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,我们欣喜地看到,党和国家对科教事业的一贯重视,围绕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建设作了一系列重要部署,为我们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。我们也看到,党中央、国务院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、“国之大者”来高度重视,为我们做好大学生就业这个重点任务增强了信心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媛: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,聆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后,深受鼓舞、倍感振奋、信心倍增。报告传递给全国人民十足的底气、勇气、信心和信念。报告中关于教育领域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。要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,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等重要任务。近年来,党和国家在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催人奋进,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,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,高校是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融汇点,新征程上我将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初心,践行教育强国使命,着力将教学科研紧密服务于国家战略,着力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,积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,推动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有效贯通,实现教育强国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委员、计算机系教师杨艺: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,让人振奋。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了深化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,开展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,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,推进服务业数字化,建设智慧城市、数字乡村。报告提到了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,大力发展数字教育,弘扬教育家精神,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。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。作为人工智能学院的专业教师,我们应该抓住机遇,求是创新,拥抱数字变革,培养优秀AI人才,赋能经济发展、丰富人民生活,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、厚植为民情怀、夯实国家繁荣富强根基而努力奋斗。
2023级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聂儒冬: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深切感受到国家经济迅速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,人民的参与感、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。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,如加强科技创新、推动产业升级、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等,都体现了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卓越智慧。作为一名应用经济学博士生,需要紧跟国家重大战略和民生需求,将科研与创新发展联系在一起,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为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、未来产业布局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等不断努力,为国家战略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。
全国党建“双创”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、人工智能学院“小红帽”家电维修协会会长、2021级自动化二班陈利秋:在认真聆听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,我倍受鼓舞。报告中指出,要“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”“落实全面节约战略”“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”“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”等。作为“小红帽”家电维修协会的一名志愿者,要对标报告中的相关目标任务,结合自身实际,发挥专业优势,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,为师生、居民、村民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维修服务,以实际行动落实全面节约战略,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,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。